受到遊戲以及現代武術影響,只要講到戰國時代的長槍,大部分的戰友會聯想到突刺以及行雲流水一般的連擊吧。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長槍戰法,其實比我們想像還要樸實無華。就由月翔兵長為各位介紹戰國時代的長槍。
====戰國時代之前的長槍====
受到大陸文化的傳播及影響,兩千年前的彌生文化以青銅器作為權力的象徵,最具代表性的長柄武器為「銅鉾」,日文也能寫作「矛」。根據歷史學家考據,銅鉾這種舶來品主要用於祭祀。實戰用途的長槍,是在鎌倉時代(十三世紀)後期開始盛行。
鎌倉時代之前的戰爭是有規矩的,兩軍派人出來對陣,互報名號以及官職之後才開戰,主要以武士騎射為主。蒙古人在鎌倉時代後期渡海攻打九州,日本教科書稱為「元寇」。鎌倉幕府招架不住蒙古軍的集團戰。但蒙古人被颱風所阻礙,放棄攻打日本。此戰之後,日本武士捨棄單挑開場的古風,逐漸導入長槍。
「菊池槍」是早期長槍的代表,相傳西元1359年(室町時代)菊池武光將短刀綁在竹竿上而發明。早期的長槍的長度約2~3公尺,戰鬥方式以突刺為主。 前述的「鉾」跟「槍」的差別是什麼呢?一般認為「鉾」的底部像是一個袋子套在木桿上面。而「槍」則是槍頭的柄(稱為「莖」)固定在木桿之中,並且槍也像日本刀一樣,莖的部分有木釘孔可以固定。
====武士的槍術====
有道是一寸長一寸強,長槍逐漸受到武士的青睞,除了原有的突刺之外,衍生出格檔、橫掃、槍尾「石突」部分敲打等戰鬥技巧。例如《香取神道流》創立於室町時代中葉,槍術保有戰國時代的古風,攻擊時鎖定頸部、腋下、腰際及大腿內側,還有胯下等沒有鎧甲保護的部位。對戰時將槍尖對準敵人的手腕附近,妨礙並瓦解敵人的攻擊,一步一步逼近敵人,並將槍短持,伺機攻擊敵人要害或將敵人絆倒之後再給予致命一擊。
====因應戰局變化的長槍====
在戰國時代前期,主要是武士領主帶著自己的手下(郎黨),以精銳小隊的方式展開戰爭。但隨著各地戰國大名逐漸統一領國,戰爭型態也從精銳小隊作戰,轉變為數大就是美的集團戰爭,許多農民在戰時被徵調上戰場。
由農民所組成的足輕部隊,自然不像武士郎黨那樣熟練武藝。兵長認為,日本的長槍使用方式,從此時產生了變化。長槍從原本的2~3公尺,逐漸變成了4~6公尺的長柄槍。長槍越做越長的原因,主要是易於訓練、讓足輕覺得安全、並且能嚇阻敵軍。畢竟對於被徵召的足輕而言,戰場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命,接下來才是求取勝利。
從以下影片可以看到,對於不熟悉戰事的足輕來說,要使用長槍來刺擊敵人可以說難如登天。但如果改用甩打的方式,命中率跟衝擊力道都能大幅提高,NHK電視節目實測,甩打的衝擊力比刺擊高出12倍。這種戰法對付騎馬武士特別有效。
戰法跟局勢息息相關,在不同的情況下,作戰方式當然也有所改變。兵長認為上述影片介紹的是單兵遇敵時的作戰方式,如果是數十人或是數百人的戰陣,足輕則是高舉長槍由上而下敲打敵人,瓦解敵軍的陣型並且消磨敵軍的戰意。大河劇《真田丸》也有忠實呈現這一幕。
有人會質疑,單兵甩打長槍、或是士兵結群用長槍敲打敵人,真的能夠殺傷敵人嗎?其實戰國時代的傷亡,主要都是發生在追擊戰,用槍陣打壞敵軍的陣型,迫使敵方士兵心生畏懼開始逃亡,才是足輕作戰的訣竅。
兵長認為這種作戰方式,也影響了武士階層的使槍方式。例如以下的影片,可以看到鎧甲武士將長槍武術,與足輕的長槍攻擊方式融為一體。這種打法跟《香取神道流》的影片相似,鎧甲武士利用距離優勢步步逼近,甩打敵人要害之後,短持長槍貼近刺殺。不過這對農民足輕來說,想必還是稍嫌困難。
最後提供一個小彩蛋。這是兵長參加2011年關原之戰合戰祭,槍兵殺陣排練的照片。雖然根據史書紀錄,關原之戰時足輕是拿長柄槍為主。但是長柄槍不容易使用,殺陣打起來也不好看。祭典還是使用普通兩公尺左右的長槍來練習殺陣,殺陣師也會教我們怎樣對打才好看精彩。因此各位戰友在看祭典或是戰國題材的影視節目時,可別囫圇吞棗地認為那就是當時的戰鬥方法。
如果對於長槍有興趣的話,非常建議去一趟岡崎公園的「三河武士家康館」,這裡可以試拿長柄槍、複製蜻蜓切。感受一下長槍的沉重以及威嚇感。
岡崎公園(三河武士家康館)繁體中文網頁
====跟兵長一起旅行戰國====
今年兵長與雄獅旅行社、岐阜縣共同合作,推出了2018年關原合戰祭的旅行團,要帶各位戰友去看關原之戰合戰祭。還有犬山城、岐阜城、彥根城導覽,以及《刀劍亂舞》中歌仙兼定與和泉守兼定的聖地ーー關鍛冶傳承館。歡迎戰友報名參加。
📣📣 《戰國旅行》📣📣
《達人帶路》2018關原合戰祭X關鍛冶名刀×三大百名城5日
📣📣 《戰國參考書》📣📣
全彩圖解版 戰國武器甲冑事典:一冊通曉戰術、時代背景